关于儒家社会主义的剖析 张念瑜 我的一位朋友读了我的《新莽改制及其经验教训》一文,对我说胡适在1922年发表的《王莽》一文说“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问我如果看。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下,发现类似的说法还真不少。有的甚至说王莽改制是中国朴素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一次在国家维度上的探索[1]。更多的提法诸如儒家社会主义[2],等等。使用儒家社会主义概念首先需要批判或剖析。同时,王莽与汉武帝一样偏爱儒学,但把...
保障人人有房住------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张念瑜恩格斯《论住宅问题》一书是他于1872年在《人民国家报》上发表的《蒲鲁东怎样解决住宅问题》、《资产阶级怎样解决住宅问题》和《再论蒲鲁东和住宅问题》三篇文章的合订本。1873年出第一版。1887年出第二版时,恩格斯写了一个“序言”。这本书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被收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和21卷。在学生时期,我曾读过恩格斯...
唐代皇帝主持的年会、月会和早朝 张念瑜【提要】唐代有外朝、中朝和内朝三朝。唐每年举行一次元旦、冬至大朝会是有必要的,但朔望日朝会是形式主义的,劳官伤财。常朝礼制没有得到严格贯彻,与唐代皇帝、官员的政治热情、朝会效率和礼制本身的强制性有直接的关系。唐代除三朝之外,也创新出其他形式的国是决策会议模式,如“延英奏对”、“学士召对”、中书门下的“宰相会议”等。从秦汉到隋唐,君臣之间的等级差距的强化是缓慢的。但自...
唐代的礼乐制度 张念瑜【提要】西周开创的礼乐文化是与其农耕文明相适应的,与商业文明的法律文化一样,都是保障社会稳定、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体系。随着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核心。礼制、规章制度、组织纪律是法规的补充,决不能以此来替代法规。唐初沿袭隋礼,到唐太宗时开始制订以五礼为主的礼乐制度,高宗时制定的《显庆礼》存在争议,玄宗时制定的《大唐开元礼》是后世礼乐制度的圭臬。礼乐是一种相互补...
唐代皇帝继承机制 张念瑜【提要】唐代皇位继承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唐前期皇位继承基本上通过武力夺取或宫廷政变取得;唐中期因玄宗对皇子出閤制度的改革,保障了皇位继承平稳地按照长子继承制继承;唐晚期皇位继承受宦官操纵而呈现无规则乱象。皇帝的任职资格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作为的皇帝和企业家一样,不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摔打出来的。因为建立共赢的合作关系、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不是人人具有的。中...
唐朝皇室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张念瑜【提要】唐朝长安的宫殿建筑群庞大,皇城、宫城、大明宫、兴庆宫占地5544518平方米。明清的北京故宫占地只有它们的13.07%。这体现着盛世的气势和奢侈。为皇帝工作生活服务的机构是参照国家的三省六部行政体制设置的,人员编制16667人。后宫内官人员编制为300-500人,编制是逐步减少的,但后宫围困了数以万计的女人。唐代后宫是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腌臜之地。国家的军队和皇帝私人的军队共同警卫着...